本週跟大家分享顯立哥的書,
今年很幸運申請到顯立哥的導師計畫,
跟著顯立哥也學了將近一年,
回頭來複習書籍的時候,
覺得格外有收穫。
以下跟大家分享三點,我覺得可能單看書會不太了解的部分。
做A轉B賺C
最經典的案例就是:迪士尼。
A:動畫公司
B:遊樂園
C:IP 授權
每一層都是能夠獲利的商業模式,
而B,是能夠放大A的效益,
最終C,能夠再回頭放大A跟B的效益。
顯立哥提到:
商業模式:目標是,企業進入市場的市佔率和速度感
獲利模式:目標是,滿足企業生存(市占率/覆蓋率/速度)的狀況下,提供源源不絕的資金支持整體營運前進。
因此,在找到自己的做A轉B賺C,
甚至是其他商業模式之前,
必須要先能夠讓公司持續地活著。
我以前覺得,做產品就是:把東西生產出來,找到通路,賣出,
就是這一種方法,也就是最笨的方法。
做自己的官網,投大量廣告,可能在還沒有賺到錢的情況,就先把錢燒完。
但是走通路,又會被通路掌握生殺大權,由通路說的算。
有什麼資源,要怎麼佈局,
也都是企業在轉型的途中,需要好好深思的點。
倒轉邏輯與創新思考
我以前都覺得,工作就是要全心全意的投入,
要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工作上,才能創造最大效益。
但是,顯立哥提醒,
生活經驗是創新的來源,
沒有新的刺激,也就沒有創新的想法。
現在社會當中,能夠將不同產業的做法結合,
用新方法,做舊生意,才能找到不同的可能性。
常常聽到朋友說,我想創業,但我不知道要做什麼題目,
我以前會覺得,那可能是因為沒有優勢,不能從優勢出發?
但是,其實只是沒有努力生活,
認真觀察自己的生活,就會發現很多需求是需要被滿足的,
後面要思考的就只是,
為什麼沒人做?是做了倒了?還是沒人想到?(可能性偏低)
是不是痛點不夠痛?只是 nice to have 而不是must to have?
還是既得利益者太強大,用錢就可以讓你公司倒閉?
顯立哥也提供一個有趣的方法,
個人覺得,自己想實在太難XD
就是找一本工具書,不管是講行銷、商業模式,
再找一個案例套進去看看,把自己當成是執行長,
如果是你,你會想要怎麼做。
在導師計畫的課程中,顯立哥有帶我們做過一次,
我腦中一片空白,因為那個產業我實在太不熟,
又再次理解產業 know how 的重要性。
網頁停留時間比點擊率重要
在網路上,每一個蹤跡,都會被追蹤的時代,
品牌主們希望能有更高的營收,有更多的點擊率,
好像更多的流量,就可以帶來更高的轉換率,
實際上,與其把心思放在點擊率,不如把心思放在停留時間。
拉高停留時間,才能真正提高品牌形象,
因為代表消費者對你的內容是有興趣的。
下次,廣告商再用點擊率來定 KPI 的時候,
不妨換個方式,問看看如何能讓停留時間更長。
這本書實在含金量太高,
有很多東西從理解到實踐的路途,
也不是自己能夠達成的,
甚至身為品牌主,都會有很多盲點跟狹窄的視野,
看不到第三方才能看到的視角。
很慶幸今年能夠跟著顯立哥,
一步步找到自己的商業模式,
明年雖然沒有相同的項目可以參加,
但是有更強大的導師組們,
詳情請洽 @Te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