椪皮讀書|讀懂一本書
本文目錄
    Add a header to begin generating the table of contents
    書籍:讀懂一本書 整理 by 椪皮仔

    自由閱讀發現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

    記得 Paul 跟我分享過,有四種悟性的境界。

    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二、知道自己不知道

    三、知道自己知道

    四、不知道自己知道

    在我的生活圈裡,有許多「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人」,大家都很努力學習,吸收新知,了解自己不知道之處。反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對我來說,更像自己的盲點,難以發現。

    如果帶目的性的閱讀,增加的是「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那自由閱讀,就會是增進「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更能突破一些思考的盲點跟貧頸。

    也讓我回想起,釋滄(我老爸)跟我說,你不要都看商業書籍,偶爾也要看看文學哲學,培養一下氣質。但是,這類型的書經常被我當作休閒娛樂(也就是有空才讀)的書,就更常被放在書櫃的角落了。

    看完這本書再度提醒自己,有目的的閱讀可以幫助你解決問題,但自由閱讀卻可能幫助你有不同層次的思考。

    為什麼要寫筆記

    對於「帶有目的性閱讀」的書籍,我是一定會寫筆記的。我很喜歡把大量混亂的知識,整理成自己的邏輯架構,因此再濃縮書籍的時候,會覺得很療癒,我也很喜歡這個過程。在這過程之中,也會因為自己濃縮整理思考過,更不容易把架構忘記,細節忘了可以再翻,但架構會讓你知道要去哪裡找答案。

    另一個原因是:可視化成果。

    就是在每做完一個件事時,我喜歡清楚地看見成果,不一定要是成效,但是要看得到可以量化的成果。就像我喜歡重訓,每次增加的組數或重量,都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事,以及現在正在什麼位置上。也像我喜歡覆盤,可以把每週做完的事情拿出來看一看,更能夠針對經歷過的事情,把心得跟感受寫下來,日後回顧起來就會發現自己的進步。

    怎麼做筆記

    開始發布讀書心得之後,有些朋友私訊我,是如何繪製出書籍整理圖的,我老實說,其實並不知道是怎麼繪製出來的。就是有一種靈感,覺得應該要用這個架構,或是應該要這樣綁再一起,邏輯比較順。實在很拍謝,沒辦法回答大家這個問題。

    但是,最近接觸到「卡片盒筆記」,也學習用Heptabase去管理。在讀每一本書的過程,都會有一些想要記錄下來的心情跟重點,或許沒有在書籍大綱上有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但是這些小知識,卻可以累積起來,變成一個自己腦中的知識體系,推薦給大家。

    如果講書、整理全書內容太難,可以從一個感觸、寫一篇小貼文開始,希望大家都可以開始從「被動吸收知識」變成「主動輸出想法」!

    訂閱電子報,不錯過好內容。
    每週更新:讀書心得、覆盤週記,還有不定期創業日記、podcast 新集數、食品新科技。

    椪皮仔(麻辣小公主)

    江湖人稱麻辣小公主,期許幫助想要食品創業的年輕人,一起讓食品業變得更好。

    推薦文章

    課程筆記|Manny-曼報與職場品牌
    椪一下創業日記|003-銷售:如何定價?產品怎麼賣?
    椪皮讀書|高成長思維
    椪皮讀書|峰值體驗
    椪皮讀書|留白時間
    椪皮讀書|逆思維
    返回頂端